-
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充电网是大规模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支持
6月27日-29日,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湖北武汉经开区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融合创新、绿色发展——打造中国汽车产业新生态”。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指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武汉市智能汽车产业促进会和汽车纵横全媒体协办,东风汽车、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线为合作伙伴。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和东风风神皓极作为本次大会的官方服务用车,为大会嘉宾提供出行服务。其中,
2022-06-3013504 -
郭守刚:锚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大势 持续关注汽车芯片供需情况
6月27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出席活动时表示,工信部将坚持“供需两侧发力”思路,锚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大势,兼顾效率与安全,不断增强供应链产业链韧性,推动新型产业生态构建,努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工信部将持续关注汽车芯片供需情况,进一步畅通芯片产供信息渠道,完善上下游合作机制,支持行业企业自愿进行库存调配、产品拆借等;梳理急需汽车芯片产品清单,引导整车、零部件和芯片企业协同创新,支持芯片企业加快扩充产能、提升供给能力;编制发布汽车芯片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建立完善第三方检测服
2022-06-2913654 -
张永伟: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走在世界前列 并畅销海外
美国“电动汽车内幕网”日前刊文称,在欧洲,中国产电动汽车是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之一。这一事实令人震惊,但并不令人意外:去年在欧洲登记注册的纯电动汽车的第二大来源国是中国。中国制造的汽车占2021年登记的纯电动汽车的近15%,份额仅次于德国,领先于法国等欧洲国家。
2022-06-2812444 -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支持新能源车消费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
近日,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的政策。会议强调,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2022-06-2316005 -
郑津洋院士:氢车是氢能重要领域 中国需要氢能安全平台
2022年全球氢能产业目前整体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多数氢能技术仍处于示范或原型阶段。随着国家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出台,针对国内的氢能产业发展水平、阶段、技术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等产业关心的热点问题,郑津洋院士做了详细解答,为产业指点迷津。
2022-06-1620482 -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实现“氢能中国” 氢能现状、进展、挑战分析
近年来,全球各地极端天气频发,为了实现到21世纪末控制全球升温在2 ℃以内的目标,世界各国正全方位努力推动能源体系向化石能源低碳化、无碳化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复杂和局部地区爆发冲突的背景下,将重塑全球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版图,传统煤炭与油气能源消费占比可能有所回升,新能源时代将提速加快到来。各国将重新认识能源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被重视程度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重新布局,新能源技术革命与产业化将备受重视并进一步提速发展。
2022-06-1530504 -
中国工程院李克强:中国网联汽车要实现安全与服务一体化
5月28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百度承办召开2022年度第6期高端研讨会,主题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法治环境与监管制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克强受邀出席,并以《以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实现安全管理与应用服务的一体化》为主题发表演讲。以下为李克强发言整理。
2022-06-1115009 -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调研汽车产业链情况 坚持供需两侧发力
2022年5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研汽车产业链情况。现场视频连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一线生产销售情况,调度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复工复产推进工作,听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关于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和政策建议的汇报。
2022-05-2717484 -
产业融合时代跨界新力量如何破冰? 百人会张永伟对话地平线余凯
2020年年底以来席卷全球汽车产业的缺芯危机,令无数中外车企巨头减产甚至停产。但危机是危也是机,缺芯危机也被视为国内芯片企业破局的良机。地平线就在芯片危机中声名鹊起。凭借国内首款量产装车的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新星等鲜明标签,地平线成为芯片领域的“国货之光”,备受整车企业、投资圈人士的青睐。
2022-05-2616895 -
大数据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检验探索与实践 公安部俞春俊发表研究报告
3月27日,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最后一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共同主办的“新能源与智能电动汽车后市场论坛”在线举办。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俞春俊先生出席并发表了演讲,以下为发言原文。
2022-05-2624364 -
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最迟2035年燃油车将停止销售
今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家宣布停止燃油车生产的传统车企。而全球各大汽车生产商也都将停售燃油车提上了日程。 近日,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也表示,从全球主要国家和主要市场政府的新能源车规划来看,到2030年,或者最迟到2035年,将不会再有新的燃油车销售。
2022-05-2515388 -
厦门大学林伯强:氢能是未来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这是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氢能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定位、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为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2022-05-2120461 -
院士们对话宝丰能源总裁谈氢能未来!解读氢能时代到底还有多远
近日,央视《对话》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南方科技大学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强,宝丰能源集团总裁刘元管,解读氢能时代到底还有多远。
2022-05-2037830 -
百人会张永伟: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式合二为一
近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发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张永伟重点梳理了未来三到五年中,值得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的10个重要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022-05-1529510 -
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车路协同”与“双智协同”的重要意义
4月29日,第18届亚太智能交通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受邀出席,并以《从“车路协同”到“双智协同”》为主题远程发表主旨演讲。在会上,张永伟分享了“车路协同”与“双智协同”的必然趋势及重要意义,双智协同是车路协同的升级与拓展,在定义、外延和功能方面都有新的变化,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车路协同与汽车智能化发展不同步问题,并可通过大量从车到路到城市的应用创新来驱动形成更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2022-05-1430838 -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需要着眼全局看待碳中和
碳中和是一场系统的产业革命,涉及一系列能源结构调整的问题、技术进步的问题、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当中涉及到诸多变量因素,这使得实现碳中和背后的逻辑变得非常复杂,也让各界对碳中和的理解和分析充满了挑战性。为此记者专程去深圳拜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请他为我们的读者从着眼全局的视角分析如何正确看待碳中和,交流中他指出了大众普遍存在的对于碳中和的六个误区以及现实路径。
2022-05-1415293 -
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实验室李哲:动力电池设计技术及变革
2022年3月25-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在京召开。大会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由政策与市场双驱动转向以市场驱动为主的新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27日召开的动力电池论坛上,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哲就“动力电池的先进设计技术以及在这一先进设计技术推动下的动力电池产业研发模式变革”发表主题演讲,全文共分三部分,以下为第一部分“动力电池的产品设计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2022-05-1221614 -
亿华通于民:产业基础支撑氢能稳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氢能产业论坛于2022年3月27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办。在以“氢能迈向规模示范新阶段”为主题的氢能产业论坛中,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民分析了产业基础支撑氢能与燃料电池稳健发展的重要作用。
2022-05-1018518 -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院长李建秋: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新能源智能化商用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将从下面五个方面来做介绍:第一、车辆运载行业的技术变革和发展趋势;第二、商用车电驱动技术的发展现状;第三、商用车电池快换系统的研发现状;第四、氢能源电池商用车的技术研发现状;第五、新能源商用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2022-05-1019124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看智能网联汽车十年发展 对未来发展的希望与建议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与信息通信技术赋能汽车产业。抢抓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将助力解决汽车社会面临的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新的产业生态。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间,我国探索出一条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路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2-05-0917424
-
2025年8月7日
-
2025年7月3日
-
2025年5月28日
-
2025年5月27日
-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