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锂电池应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
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生态应该包括全产业链的各个方面,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锂电池可能在80%以上的汽车产品中,作为主要动力源,并且至少可以延续30到50年。锂电池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
2022-08-1713533 -
小米造车最新进展!雷军: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
在2022雷军年度演讲中,大屏幕上的一行“one more thing”勾起了万众期待。还有什么事情配得上“one more thing”?那自然是小米造车的详细进展。距离2021年3月30日小米官宣正式进军电动汽车行业,已经过去500天。
2022-08-1516104 -
百人会|欧阳明高:解析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三种路线
日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湖南株洲举办第四期新能源汽车热点问题系列研讨会,本期研讨会关注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就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三个技术路线问题发表演讲。
2022-08-1517675 -
左晓栋教授: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管理如何平衡安全与创新”的思考
7月2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在北京联合召开2022年度第19期高端研讨会,主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管理如何平衡安全与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左晓栋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以下为左晓栋发言整理。
2022-08-1114094 -
解放青汽李胜:“为什么选择混动”“如何做好混动”
2022年8月8-9日,第十四届国际汽车变速器及驱动技术研讨会(TMC2022)在青岛召开。本届会议围绕“双碳”战略目标,深化混动技术研讨,同时向电驱动系统纵深发展,并聚焦高速化、高压化、高集成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发展。值得关注的是,本届论坛首次设置了商用车动力系统论坛。在8日下午的商用车论坛上,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胜做了题为《基于地理位置的预见性混合动力控制技术在长途重卡上的应用》专题演讲。在长达20分钟演讲中,李胜分析了长途重卡节能减排压力,介绍了长途重卡混合动力技术,重点介绍了解放
2022-08-0923143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抢占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先机
广义地讲,很多工程机械与汽车均属“移动机械”。两者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动因可能有所不同,进展的节奏也会有所差别,但大的趋势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也许对工程机械行业的企业有一点启示。
2022-08-0815740 -
吉林省副省长吴靖平:2035年,氢车达到7万辆,加氢站400座
吉林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副省长吴靖平在会上表示,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氢能产业发展,启动实施“氢动吉林”氢工程,打造氢能产业示范生态,建设国家级绿氢全产业链示范省。吉林省政府成立了氢能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氢能产业办公室,建立了工作专班。目前正谋划组建专家委员会、综合研究院和氢能产业联盟,编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扶持政策。
2022-08-0821604 -
欧阳明高:中国动力电池未来将走向低碳化、智能化和高端化
“未来中国动力电池的创新,要从电池结构创新逐步发展到材料体系的创新,这是一个更加复杂,更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但也是全球动力电池创新的制高点。”
2022-08-0512815 -
思皓新能源秦李伟:阐述蜂窝电池安全解决方案
8月4日,以“打造更安全的动力电池”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动力电池安全设计与制造论坛在苏州开幕。大会就动力电池产业链不同视角下的电池安全设计与制造、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等话题开展技术交流。
2022-08-0517333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内置芯片将颠覆动力电池系统结构
日前,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在大会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预测,未来,芯片将进入动力电池内部,成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08-0511765 -
清华大学杨殿阁教授:数据安全管理关乎智能汽车竞争胜负
7月24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在北京联合召开2022年度第19期高端研讨会,主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管理如何平衡安全与创新”。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杨殿阁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以下为杨殿阁发言整理。
2022-08-0515075 -
小鹏汽车CEO:将在2025年实现真正自动驾驶
8月2日,阿里云通过官方微博发文称:基于阿里云智能计算平台,小鹏汽车在乌兰察布建成国内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专用于自动驾驶模型训练。
2022-08-0414537 -
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60年燃料电池探索之路
“我们两大目的,一个是解决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一个是提高我们国家空气的洁净度,解决环境问题。所以现在,我们要想做到碳中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一定要发展氢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关键时刻要有新技术出现。要勇敢地采用新技术。遇到新问题,不要觉得过去没接触就害怕,应该有一种敢碰硬的精神把它啃下来。”衣宝廉院士在我们专访时说道。本文整理了衣院士在采访中的发言。这里是张家口崇礼区太子城,2022年冬季奥运会即将在这里举办。届时将有51个竞技项目在这里展开,数10万人汇聚在这里。这些正在试运行的公交车正是承担2022年
2022-08-0212311 -
保时捷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致力于“双电”道路
日前,保时捷首席执行官Oliver Blume畅谈内燃机的未来、eFuels燃料以及保时捷电气化战略,提到保时捷正致力于双电道路——电动出行与eFuels(可再生混合燃料)。
2022-08-0116249 -
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新能源的核心是开发新的储能方式
日前,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在第二届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期间接受记者专访表示,要把重点放在提升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新能源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开发新的储能方式,不能只依赖于电池。
2022-08-0114541 -
欧阳明高院士:“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近日,以“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为主题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就“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发表主题演讲。
2022-07-2622992 -
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关键技术创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强化关键资源保障,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牢牢把握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汽车电动化转型主要引擎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推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技术水平迅速提升。”7月21日,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
2022-07-2522909 -
杨裕生院士:开辟应用新途径,氢气转化可规避氢能事故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其中第2项“防止火灾事故”的第6条是“防止氢气系统爆炸事故”,提出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氢站或氢气系统在运行、维修、氢气纯度、排放等方面的8项要求。
2022-07-2514579 -
中国石化马永生:积极稳妥推进加氢站网络 大力发展可再生电力制氢
我会发起单位中国石化日前在京召开“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建设推进会暨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会上表示,中国石化将积极联合各方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可再生电力制氢,积极稳妥推进加氢站网络;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积极参与产业标准体系制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构筑以骨干企业为牵引、高校院所联合攻关的创新联合体;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联合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支撑构建产业链完整、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为我国打造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作出更大贡献。
2022-07-2415689 -
欧阳明高院士:未来十年,电池体系还将经历三次技术变革
7月2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在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1TWh,产值超过1万亿元;未来十年,电池体系还将经历三次技术变革。
2022-07-2415869
-
2025年8月7日
-
2025年7月3日
-
2025年5月28日
-
2025年5月27日
-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