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产业融合时代跨界新力量如何破冰? 百人会张永伟对话地平线余凯

作者:森林 2022-05-26 21:51:28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百人会张永伟对话地平线余凯

  第二期高维对话录制现场

  时势造英雄

  2020年年底以来席卷全球汽车产业的缺芯危机,令无数中外车企巨头减产甚至停产。但危机是危也是机,缺芯危机也被视为国内芯片企业破局的良机。

  地平线就在芯片危机中声名鹊起。凭借国内首款量产装车的车规级芯片、自动驾驶新星等鲜明标签,地平线成为芯片领域的“国货之光”,备受整车企业、投资圈人士的青睐。

  芯片之于智能汽车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多重要?国产芯片如何上车?新兴的技术公司如何与流程认证复杂、门槛高的汽车行业,又如何与掌控欲强的整车企业跨界合作?汽车与ICT两大产业的产业融合,将带来什么样的产业巨变,孕育着哪些前所未有的机会?

百人会张永伟对话地平线余凯

  张永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在《高维对话》第二期栏目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邀请地平线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凯博士,以汽车智能化转型过程中跨界新力量的视角,深入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把握芯片、操作系统战略要地的竞争机遇,破局汽车革命下半场。

  01、智能汽车已成科技主战场 芯片与操作系统是核心

  汽车科技的创新,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这个观点如今广为流传,成为行业人士广为引用的“金句”,余凯正是这一观点的早期“布道者”之一。

百人会张永伟对话地平线余凯

  余凯博士,地平线创始人、首席科学家

  余凯选择AI芯片领域创业,也是基于他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形成的判断:人工智能技术要想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造福人类,就一定要把计算的底层问题解决,要从软件到硬件全打通。到了2030、2040年,人类会迈入无所不在的智能机器人时代,第一个机器人,一定就是汽车。

  在余凯看来,下半场竞争将更精彩、也更激烈,将决定主要胜负、未来谁是科技行业的主导者。

百人会张永伟对话地平线余凯

  张永伟指出,智能汽车代表着一个巨大的产业变革,它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一个主战场,科技创新的牵引性力量。这条线运转好了,就是科技强国。

  很少有产业能像汽车这样规模巨大,对国民经济举足轻重,更重要的是,汽车汇集多个领域的新技术,芯片、操作系统、自动驾驶、AI、大数据、感知、算法等,这些新技术在汽车上全方位打通后,可以外溢到其他机器人应用场景。

百人会张永伟对话地平线余凯

  在余凯看来,现在的智能汽车,和10多年前的智能手机很像,都是“创新的母生态”。智能汽车发展提速,驱动材料、电池、交通基础设施、半导体、操作系统、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方方面面的技术进步,实现全方位的科技发展。

  芯片和操作系统就是汽车智能化最核心的部分。余凯给了一个颇感性的描述,如果说动力电池提供的是汽车的心脏,智能芯片提供的就是大脑。

  芯片与OS是智能汽车时代的数字底座。所有的软件都是在芯片上去运行的,没有芯片的话不会有PC,不会有智能手机,也不会有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生态。过去,汽车是比较偏机械的产品,跟芯片并没有什么很强的关系。如今汽车迈向电动化、智能化,汽车变成新一代的四个轮子上面的移动终端,芯片与汽车也迎来产业融合的时代。

  芯片的产业特性决定了,软件与硬件高度协同才有效率。

  张永伟指出,车载操作系统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国智能汽车在解决芯片问题的同时也要开发相应的操作系统。中国智能汽车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芯片,搭载什么样的操作系统,现在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回顾信息产业的历史,会发现凡是最成功、最有广泛生态的操作系统,往往选择一家芯片架构绑定,形成紧密的联盟。比如PC时代的文泰来联盟,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跟Intel芯片的联盟,智能手机时代Android操作系统与ARM芯片深度绑定。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地平线在推出国内领先的车载智能芯片同时,也推出了TogetherOS™️ 操作系统。在地平线智能芯片的架构上建立一个免费、开源的联盟,大家共建一个操作系统。做这件事情,地平线不是出于商业化挣钱的角度来做,而是出于行业责任来推动这件事。

  02、产业机遇千载难逢 中国芯片有机会

  从产业发展史来看,如今的科技巨头都是借着产业浪潮发展起来的。PC时代诞生了微软、Intel的“文泰来”联盟。在移动手机时代,产生了ARM、高通、苹果、Google、Android等科技巨头。

  PC、智能手机时代,中国企业在操作系统和芯片上没有话语权,也很难追赶。目前,国内智能汽车上采用的芯片95%左右都依赖进口,PC、手机上的芯片,则是百分百靠进口。我国芯片的对外依存度,甚至高于石油。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近4400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23.6%,约占中国所有进口金额的16%,也就是说每进口6元的商品中,就有1元是芯片。而我国2021年全年进口石油的总额为2573.31亿美元。

  智能汽车时代,我们迎来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一方面,智能汽车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一张白纸好做图,所以我们有机会;另一方面,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在中国。中国已经成为智能电动汽车全球最活跃的市场,同时也是全球科技公司竞争最激烈的角斗场。无论是英伟达还是Mobileye,高通还是地平线,最先进的智能驾驶芯片,首发量产不是国际车企,而是中国的自主品牌。

  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的考虑,也使得我们在智能汽车的时代,必须打破芯片主要依靠进口的格局。芯片涉及智能汽车的底层安全,无论产业安全还是国家安全层面,都不能再依赖进口。

  余凯认为,慢则10年、快则5年,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在高端车型中的占比,都会有提升和突破。自主品牌在智能化方面会跑得比国际车企更快一些,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去拥抱最先进的智能驾驶芯片。

  03、国产汽车芯片的破局点

  一般而言,一款车规级的芯片在量产装车之前,都会花几年的时间做大量的测试验证,有些测试验证还需要与整车企业一起做。对于国内的芯片企业而言,最大的挑战也在这里:整车企业为什么要放着国际大厂规模量产有保证、技术更先进、也经过测试验证的成熟芯片不用,转而用国内的芯片,费时费力一起做测试验证不说,安全可靠性、规模量产能力有没有保证?

  张永伟指出,虽然智能汽车是国内芯片难得的发展良机,但产业窗口期其实非常短,因为这是产业的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不由我们的主观意志决定,芯片产业是竞争非常惨烈的,一旦国际巨头们都发力,大规模量产,降价抢占市场,不会给新进入者太多机会。

  此外,国产芯片要想上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车规级芯片不同于消费电子领域的芯片,车规级芯片意味着非常高的可靠性,因为其使用环境更加恶劣、使用寿命更长。电脑手机死机了重启就行,车控系统、车机系统则直接关系生命财产安全。

  国产芯片怎么“上车”?余凯分享了地平线的经验,一是靠技术领先,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企业在战略上前瞻布局、国内大量人才优势等,做到技术上先人一步;二是更加开放灵活,与客户一起成长,从陪跑陪练到商业伙伴,与客户构建新型的合作关系。

  过去传统车领域,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就是简单的交付关系,整车企业不需要参与零部件的研发。但智能汽车时代,需要整车企业与技术合作伙伴共同研发、共同成长,是开放共生的关系。

  余凯说,“成就客户,耐得寂寞”是地平线秉承的一大原则,愿意跟客户陪跑,研发过程开放,让客户深度参与,开发过程中双方融合到一起、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一起打造产业生态。

  正是因此,在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余凯宣布:“地平线将进一步开放BPU IP授权,支持整车合作伙伴自研芯片。”

  张永伟表示,产业融合的趋势之下,国内芯片企业与整车企业正在创造开放共生、生态型的新模式,这种新合作模式的意义和作用,比单一的芯片研发要大得多,也是地平线这样的本土芯片企业现在特有的一种新优势。

  但同时,产业界要正确看待“芯片自主”概念,芯片产业的自主并不是说什么都我们自己来做,芯片产业链很长,投资门槛、技术门槛很高,谁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能够平等坐在谈判桌上就行。因此,实现芯片自主,在提升国产比例的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国际企业到中国来。

0
生成海报
下载海报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