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人会观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堪比人体心脏。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前期装载的动力电池已基本走完阶段性生命周期,2020年后,废旧动力电池迎来集中退役的高峰。
2021-05-266893 -
CATL董事长曾毓群:宁德时代不止于电池
2021年5月17日,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CATL)召开了2020年年度业绩说明会,CATL董事长曾毓群、副总经理 董秘蒋理等高管出席了说明会并回答了投资人提问。本文根据公开报道整理,以下为高管发言人就宁德时代主要问题的核心观点和介绍。
2021-05-2412572 -
王大鹏:加快“新能源+交通”等融合发展项目的推广应用
2021年5月21日,新能源汽车网[xnyauto]消息: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中国石化主办的交通能源转型产业研讨会上表示,要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十四五”期间要在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好、发电成本低、氢能储输用等产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打造规模化的绿氢生产基地。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现代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好的地区,也可重点开展能源化工基地绿氢替代。
2021-05-215694 -
百人会|“碳中和”让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成为“一担挑”
在做出“双碳”目标承诺后,中国快速行动了起来,各行各业都在制定规划方案与实施路径。具体到汽车行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认为,汽车、交通与能源三个领域需要协同进行目标制定与路径规划,并成立重大课题研究组,围绕行业间的协同工作开展研究工作。
2021-05-2110794 -
金贤东:鼓励“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支持民营企业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投资建设集中式或分布式新能源、大容量储能设施,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
2021-05-216300 -
中石化张玉卓:育先机、开新局,氢能发展纳入“最高优先级”
近日,中国石化在京举办交通能源转型产业研讨会。研讨会中,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表示,中国石化助力绿色交通,将逐步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努力在拥抱能源革命中育先机、开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1-05-1810897 -
甄崇礼:氢是一种“能源货币”,要模式创新,展望可期!
2021年5月13日上午,由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博研教育、深圳企联联合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第二期活动精彩开讲,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国尖端技术产业研究院院长甄崇礼,围绕“氢能产业:创新模式与前景展望”做了主题演讲。
2021-05-1813289 -
访谈录|王秉刚:关于碳排放、氢重卡等五大热点问题的思考
上海车展期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携手汽车之家联合主办“智享汇”沙龙。王秉刚受邀出席,并围绕当前行业人士热议的碳排放、跨界造车、动力电池产业格局、芯片短缺、燃料电池重卡等五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21-05-135834 -
2021上海车展观察|董扬:“两点印象”非常深刻
在此次上海车展上,有两点印象非常深刻,一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如火如荼,二是新进入汽车行业的整车和零件企业成绩斐然。
2021-05-107284 -
百人会|专访欧阳明高院士——碳中和倒逼发展“新思路”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接受媒体专访。作为从“十一五”开始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的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技重点专项首席专家,本次采访的重点聚焦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与技术路线的抉择上。
2021-05-069848 -
百人会舆情|“未来城市实验室”,助力未来“新城建”
2021年4月26日上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论坛在福州举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论坛今年首次亮相,主题“新城建新发展”。
2021-05-0612373 -
透过“变局”看“未来”——院士孙逢春眼中的新能源汽车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即将起势腾飞的关键节点,面临市场规模、产能结构、电池技术路线、核心芯片等多重变量的影响,未来将如何发展?一起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透过“变局”看“未来”。
2021-04-299301 -
项兴初: 创新驱动,加速智能电动汽车融合发展
2021年4月27日,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江汽集团协办,主题为“研判‘十四五’智能汽车趋势,展望‘十四五’智能汽车格局”的第二届中国(合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拉开帷幕。
2021-04-2916620 -
江汽集团安进:创新发展 展望‘十四五’智能汽车格局”
2021年4月27日,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江汽集团协办,主题为“研判‘十四五’智能汽车趋势,展望‘十四五’智能汽车格局”的第二届中国(合肥)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拉开帷幕。
2021-04-2813571 -
亿纬锂能陈翔:储能降本的关键在提高电池循环寿命
2021年4月14日,第十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国际能源网记者在展会期间采访了亿纬动力营销中心总经理陈翔,针对当前储能市场发展如火如荼的态势,陈翔认为,储能行业会迎来重大利好,它是未来中国能源体系里面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
2021-04-2711918 -
黄宏生:加强对“脱碳工程”的研究的几点思考
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从欧盟力推“绿色新政”到美国重返《巴黎协定》,从日本确立“绿色增长计划”到韩国公布碳中和促进战略,全球主要经济体竞相立下“零碳承诺”。
2021-04-258318 -
观点|杨裕生:实现“双碳”目标的若干科技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先导。这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大科技人员要乘势而上、选准目标、奋力攻关。
2021-04-228548 -
百人会舆情|为什么新能源成为碳减排的主力军?
在做出“双碳”目标承诺后,中国快速行动了起来,各行各业都在制定规划方案与实施路径。具体到汽车行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认为,汽车、交通与能源三个领域需要协同进行目标制定与路径规划,并成立重大课题研究组,围绕行业间的协同工作开展研究工作。
2021-04-212709 -
吉利林啸虎:底层逻辑基础上的新能源车应用模式
在2021年4月15日成功举行的2021第四届中国(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大会上,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啸虎发表了题为《底层逻辑基础上的新能源车应用模式》的演讲。
2021-04-1811089 -
李政:气候变化与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
近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牵头的2021年度重大课题《汽车、交通、能源协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与政策研究》正式宣布开题。国内能源研究领域多位专家进行了主题分享,以下为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发表的相关演讲内容。
2021-04-1818358
-
2025年7月3日
-
2025年5月28日
-
2025年5月27日
-
2025年5月13日
-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