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光明背后的阴影: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进步和隐痛

作者:王周 2018-08-23 11:22:00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201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双双突破7万辆,中国就此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车市场,自此之后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中央、地方各项扶持政策的强大助力,也基于新能源汽车性能的日趋成熟。随着产品种类不断增多,消费者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大。

  虽然我们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成绩喜人,但限售占比并不算高。截至去年11月的数据显示,由纯电动车及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组成的新能源产品在中国同期新车总销量中所占比例仅达到2.15%。按计划,中国将在2025年前,令新能源车的总产量达到整体汽车销量的20%。

  无论从市场增速、全球排名、产业链成熟度、投资热度等哪个指标衡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看起来都前路坦荡,有着无限潜力。但实际上,在看似高歌猛进的势头下,新能源汽车面临财政补贴的技术门槛的不断提高,政府财政补贴退坡力度的不断加大,也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开始慢慢暴露出来。即使现在新推出的新能源车型的续航里程越来越长,快充时间越来越短,也赶不上燃油汽车几分钟加满油就能重新上路的效率。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着力点都在电动汽车上,导致在一些一线、二线城市种充电桩还算比较多,但是三线以后的城市充电桩数量少之又少,因此大部分电动汽车发展较快的地区,充电桩的建设数量不能及时跟上,出现“有车无桩”的现象。另一方面,在部分地区为加大充电桩建设的数量,出现“试点”“示范”等项目而盲目建桩,导致充电桩布局不合理,使用率低,又会出现“有桩无车的现象。

  核心技术短板明显

  虽然每次车展总有各种各样的噱头宣传新车的性能优异,配置高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从目前的市场上大多数新能源汽车情况来看,高端产品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只凭一两个坚持研发的企业明显动力不足。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量的快速增长,在消费者的要求下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制约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整车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平台都是利用原有的燃油车平台改造而来,还没有真正的专属平台。而国外的步伐明显比我们快上许多,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台了战略部署,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的步伐。而中国相比国外更牢靠,实力更强,性能更高的新能源技术而言,整个汽车行业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发都存在严重不足。包括动力技术研发能力、整车可靠性与能耗水平,都是显而易见的短板。

  仍有很大潜力空间

  但我们仍然有前进的希望。比亚迪在七月份成为首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燃油汽车的车企,其坚持技术创新的精神成为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中流砥柱。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比亚迪已经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而宁德时代更是争气,在2017年成为全球第一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与多个国外车企合作。宁德时代电池的崛起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针对已知的问题,我国还有不少的路要走。尽管问题不容小觑,但我们还是应该对新能源市场充满信心。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阻碍,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终会一步步被攻克,想开拓更具潜力的市场,还需要全面发展才行。


0
生成海报
下载海报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