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才挣8500元?比亚迪的商业哲学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是近一年来汽车消费市场的真实写照。近日,关于比亚迪利润空间是否太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A级家轿价格下探至6、7万元;曾经20万起步的主流B级车,如今只要12万元就能入手;即使是BBA等豪华品牌,也开始降价促销换销量。买车更便宜了,是当下车市的共识。统计数据显示,与2022年同期相比,燃油车成交均价下降了1.02万,新能源汽车成交均价下降了将近0.89万元,混动车型成交均价下降2.51万元。
终端价格下探,车企的盈利水平是否受到了影响?车企是否在研发投入与产品价格、市场份额几方的博弈中守住了利润?
车价“真香”,但车企的利润却增加了
汽车越卖越便宜,车企还能赚钱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根据各大上市车企日前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报,除少数车企外,大部分中国车企均实现了盈利。
以比亚迪为例,过去两年,比亚迪旗下各车型纷纷推出冠军版、荣耀版,在提升配置的同时,降低了车型的起售价,并收获了大量订单。
比亚迪营收也随着销量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其营收为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8%;同时,比亚迪的净利润也并未因降价而出现缩水,反而继续增长,同比涨幅达到了24.4%,涨幅甚至超过了营收增长。
与利润总额相比,更能反映车企盈利水平的是单车利润。根据国内主流车企的2024半年报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车企中单车利润排名前五的车企分别为长城、吉利、理想、比亚迪、赛力斯,单车利润最高为1.28万元。

从这张图表中不难看出,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和每辆车的单车利润并不直接相关,还要看规模效应。以比亚迪为例,虽然比亚迪是2024年上半年利润最高的车企,但其单车利润则中规中矩,位居中游。
整体利润增长,单车利润却没有显著变化。比亚迪很可能是在有意“控制”自己的收益。
比亚迪“做低”了自己的利润
一个反常识的事实是,车企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身的利润额的。
众所周知,利润=营收-成本。对于车企而言,加大研发投入,积累技术储备,就意味着增加成本;降低价格,让利于消费者,则意味着降低营收。两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利润。
以比亚迪为例,其仍在持续加大自身的研发投入。根据主流上市车企2024年半年报,比亚迪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研发之王”,其研发投入高于特斯拉(约人民币161亿),是长城的三倍以上、吉利的四倍以上,几乎等于长城、理想、吉利、长安之和。

比亚迪仔2011年A股上市以来,14年时间中有14年的研发投入都高于净利润,甚至是同期净利润的几倍。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500亿。这意味着,比亚迪将自己的相当一部分收入都投入到了技术研发上,并以此打磨产品力。
日前,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更是表示,比亚迪员工总人数已超过90万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近11万;比亚迪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

同时,比亚迪还在控制自身的产品价格。在今年6月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李云飞曾表示,由于锂电池原材料上涨及汽车上游供应链短缺问题,2022年新能源汽车纷纷涨价,比亚迪也曾两次上调价格。但随着电池、原材料价格下跌,车企也应顺势降低价格。不降价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
正是因为有像比亚迪这样的品牌,将利润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结束了合资汽车的暴利时代,才最终让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车企“合理利润”的边界在哪里?
毫无疑问,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能。但出于长久发展的考虑,优秀的企业有必要追求合理的利润,实现客户、员工、股东以及社会、合作伙伴的共赢。
一方面,企业不能仅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例如,对于一家创新性企业,放弃对研发的投入,往往意味着衰落的开始。
另一方面,只有足够的利润才能支撑企业稳步向前,为员工、股东、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一家企业,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利润水平,以实现两者的平衡?
在汽车行业,我们可以将目光投向那些“百年老店”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追求“合理利润”的。
根据易车统计的2024年上半年全球车企单车利润榜单,榜单前十名依然由国际品牌占据。特别是豪华及超豪华品牌如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等,单车利润远超主流车企。
与此同时,通用、Stellantis、大众、雷诺等国际主流品牌的单车利润水平,则在1-1.5万元左右。

由于财年统计方式的不同,易车的2024上半年单车利润榜单并未收录日本车企。但根据2023年数据,日本车企的单车利润依然不低。例如,丰田的单车利润就达到了2.1万元。
换而言之,去除掉豪华、超豪华汽车品牌后,国际主流汽车品牌的单车利润水平,大致在1-2万元左右。
考虑到这些品牌的主要研发资源大多位于发达国家,其研发投入的性价比并不算高。因此,中国车企将单车利润控制在1万元左右,保持与国际主流车企接近的水平,就可以在全球市场内保持相当强的产品及成本竞争力,并为自己的股东、员工、合作伙伴赚取足够的利益。
事实上,与国际品牌相比,中国车企还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汽车产业链,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供应链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规模化与垂直一体化。同样一台新能源汽车,中国的生产成本甚至可以做到全球最低。
这也正是比亚迪以及其他中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最大竞争力,也是他们当下开拓全球市场的最大潜力。经过多年来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现在,自主品牌凭借着这些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建立了技术护城河,冲击了合资品牌的市场定价权。未来,这一模式也或将复制到海外,让全球消费者受益,关于比亚迪汽车的更多信息,新能源汽车网将继续保持关注。
-
秦L EV七夕惊爆价10.98万元起 多项新功能老车主OTA同步可享
8月29日,秦L EV正式上新云辇型,搭载了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和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两大超级“神装”,七夕宠粉价12 98万元,树立起同级产品力天花板。
2025-08-29 -
百万神车 实力称宋!常用常新,比亚迪宋家族OTA升级夯实标杆地位
作为新能源SUV市场引领者,比亚迪宋家族已收获380万用户的选择与信赖。其中宋L DM-i和作为中型SUV市场领军车型、宋 Pro DM-i作为A级SUV市场销量冠军,均以越级产品力引领各自细分市场发展趋势,并受到了广大用户认可。
2025-08-15 -
比亚迪赛车场盛大开业 打造“全民赛道 全场好玩”新体验
8月14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正式开业。作为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全地形赛车场,以“全民赛道、全场好玩”为核心理念,秉持“技术普惠”初心,打破传统赛车场高门槛、预约难、项目少的壁垒,构建起覆盖极致驾控、专业培训、品牌活动及新能源汽车文化科普的全场景服务生态,开启速度与激情的全民狂欢。
2025-08-14 -
2025最值得期待中型SUV 比亚迪海狮06北京上市 售价13.98万起
8月10日,比亚迪海洋网全新中型SUV海狮06上市暨试驾体验活动——北京站正式拉开帷幕,海狮06DM-i官方指导价为13 98万元-15 68万元、海狮06EV官方指导价为14 38万元-16 38万元,新车推出领航焕新礼、领航充电礼、领航无忧礼、领航保养礼、领航智联礼多重购车礼遇。
2025-08-11 -
比亚迪宋 PLUS EV 遭三道雷击 “渡劫” 成功,三电系统完好无损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8月5日,一辆比亚迪宋PLUS EV车辆在广西北海铁山服务区内缓慢行驶时,突然被雷电连续击中。
2025-08-11
- 双车热销、新品接力,岚图汽车携强劲势头即将登陆港股
- 从智界R7/S7销售火爆看市场趋势,靠体验差异化赢市场
- 爆款不断 技术领先 交付创新高 岚图汽车8月交付13505辆 同比增长119%
- 零跑8月交付再次突破五万台,零跑Lafa5即将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
- 五菱星光推送OTA升级!Ling OS 2.0新增红绿灯倒计时,智慧体验再进阶
- 中车“智造”再添新品!首款新能源机场摆渡车发布,响应双碳战略服务机场交通
- 车为悦己者容 小鹏全新P7
- 半固态电池10万内落地!全新MG4携OPPO智行,重构纯电两厢市场格局
- 30万内“得房率第一”!魏牌高山成都车展预热,9月10日开启预售
- 第800万台下线!五菱星光730携燃油/混动/纯电三动力登陆成都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