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欧美国家接连制裁,中国车企如何应对?

原创 作者:吴永强 2024-03-01 22:55:50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美国当地时间2月29日,美国白宫官网刊出《拜登总统关于解决美国汽车行业国家安全风险的声明》。拜登在这份声明中表示,美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有可能对于美国“国家安全”构成损害,因此他已指示商务部长针对中国企业开发的联网车辆进行调查,他还宣布,美国政府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加以应对。

  无独有偶,在这份声明刊出之前,据路透社报道,因担心进口中国汽车对本国车企的影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霍利将提出议案,提高对中国汽车的进口关税。霍利的议案将会把基本关税从目前的2.5%提高到100%,这意味着所有从中国进口的汽车的总税率将从目前的27.5%提高到125%。此外他还希望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墨西哥组装的汽车加征100%关税。

  显然,美国政府这次想要对中国汽车下“死手”了。全球贸易一体化的今天,这样的举措无疑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么为何大洋对岸以及欧美国家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如此忌讳呢,中国品牌的车企又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解析一下中国汽车汽车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汽车产业,真正的工业明珠

  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工业明珠”一词似乎已经成为了网友玩梗的热词,但是对于汽车产业是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这一观点,相信没有人会驳斥。因为汽车行业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行业,它的产业链之长,几乎涵盖所有制造业部门,创造着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发达的汽车产业不仅是对于汽车行业本身有着重要作用,其对于芯片、物联网、能源等高端产业都有着积极带动作用,因此发达的汽车产业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更是一个国家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

  中国汽车工业相比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更是起步相对较晚,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直到新能源汽车迎来巨大发展以后,中国汽车产业终于借此机会,一举从追赶者化身成为了引领者。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年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更为重要的是2023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全年出口522万辆,同比增速56%;出口金额1016亿美元,同比增速6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与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美国汽车工业的一直处于颓势。一方面由于美国通胀压力的持续传导,让汽车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23年年底美国最大汽车业工会全美汽车联合会组织的汽车业大罢工风波,导致美国汽车制造行业的人力成本进一步攀升,让美国本土的汽车制造行业在成本方面,很难匹敌产业链充分竞争而且人工成本优势巨大的中国汽车。因此,美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对于进口汽车设置了高额关税等层层壁垒。面对这一困局,不少中国汽车厂商选择以墨西哥为中转站,以迂回策略实现以更低的关税,进军北美市场,这也是为何美国政客呼吁同样对于墨西哥组装的中国汽车同样加征关税的原因。

  面对欧美反制,中国汽车需要自身够硬

  事实上,为了压制日益崛起的中国汽车产业,除了近期美国政客所倡导的对于中国汽车增加关税以及所谓的“安全调查”外,欧美的反制手段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开始。

  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程序正式开启,经过抽样方式确定对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三家中国车企启动反补贴调查。其后,美国也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根据该法案,从2024年开始,从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等外国实体生产的电池组件出口美国应用到清洁能源汽车(包括电动车和清洁燃料汽车)上将无法获得消费者购买补贴。同时美国还出台了《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等,一系列组合拳的背后,代表的都是欧美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打压的决心。

  当然,对于欧美的一系列反制手段,国内车企自然也不必过于担心。首先目前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市场并非欧美。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前三分别为俄罗斯、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其中独联体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等都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市场。其次,目前出口的中国汽车中也包含通用、特斯拉、大众等欧美品牌,过渡的反制手段可能会引起其内部的反弹。

  找短板补缺点,中国汽车才能更长远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表现依旧呈现巨大市场潜力,行业普遍预计今年汽车出口或将迈上600万的新台阶。今后,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想要实现更大的突破,欧美市场将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中国车企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补齐自身短板,提升出口质量。

  而所谓的出口质量并非单纯产品质量,首先指产品价格,也就是所谓的溢价能力。因为一流车企必然有着出色的品牌实力来提升溢价能力,以达成企业利润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类似当下国内这种纯粹的价格战方式并非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其次就是中国品牌能否成功敲开欧美日韩等汽车强国市场的大门,只有获得这些市场的认可,才能让中国汽车真正的得到国际认可。而想要获得这些成熟市场的认可,单靠出口模式恐怕很难,需要协同自身产能、供应链、服务体系等维度一起走出去,积极融入当地用户、政策、法规、生活环境中,不仅赚取市场收益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当然,目前不少国内的车企已然开始行动。例如,2023年7月,上汽集团宣布将在欧洲建设生产基地,目前正在进行选址工作;长城汽车也表示已开始工厂及研发中心选址工作;2023年12月22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商用车领域,以宇通客车、远程汽车为代表的一些企业,也在逐步探索中国商用车企业海外发展的可行路径。也有造车新势力与国际车企合作,曲线完成国际化布局。如小鹏与大众的合作,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等。

  总结:

  整体来看,出海虽然已经成为了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必然,但是如何提升出口质量依旧是各大车企面临的巨大考验。尤其是面对成熟汽车市场严苛的市场标准,中国汽车如何在诸多老牌车企的地盘上分得一块蛋糕,如何将自身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展现出来将是关键所在。同样,我们期待全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尽早看到中国汽车巨头的身影。

0
生成海报
下载海报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