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光荣绽放 锂电企业“造车梦”花开几朵?

作者:杨晓峰 2017-10-31 16:20:20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历史表明,在任何伟大的变革时代,总有顺势而生的英雄或标志性事件风生水起、引领潮流,这些浮出水面的人和事在绽放的光芒里都分外耀眼,是他们构成了这个变革时代语境里光鲜的注脚,亦成为年代的标记,乃至彪炳史册的案例。

  近日,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溘然长逝,他的离去瞬时让业界的目光聚焦在他的生平过往及万向集团执著于斯的新能源造车梦上。这位崛起于田野的改革英雄,无疑是跨时代的弄潮儿,他的新能源造车梦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出师未捷身先死”,在有生之年未见到万向牌汽车可能是鲁冠球的遗憾,但对于未来的万向,其造车梦想或许有待时日,但无疑正日益接近起跑线。

  如果说,传统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技术,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就在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技术,其中,动力电池占到整车成本的30%-50%,成为利润权重最大的核心零部件,甚至有人士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整车厂都在为锂电企业打工”。

  因此,锂电企业进入造车领域,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版权声明]本文为深度论述稿,原创不易,有条件转载:署作者笔名,来源:Xnyauto, 向作者支付稿费。联系微信:xnyauto002

  与万向的造车梦如出一辙,在锂电企业进军造车梦想的队列中,早已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多氟多等伙伴先后出征,只不过,由于其版图规划、路线图和时间表各有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

  新能源汽车网[xnyauto]拟对上述企业的转型蝶变之路略作剖析,仅供业界评鉴。

  成功者:光荣绽放

  一直以来,创新的驱动使比亚迪的发展充满“惊险的跳跃”:从“造电池的”摇身变为“造汽车的”,然后举起新能源大旗。

  如果说,当年单一的电池厂商是“手掌中的比亚迪”,那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就让人们看到“车轮上的比亚迪”,而“轨道上的比亚迪”的横空出世,开辟了城市绿色交通的新路径。

  1995年王传福辞职下海创办比亚迪公司,之后短短几年时间,比亚迪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

  9年前,比亚迪推出了新能源车。7年前,比亚迪率先提出的“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提出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优先采用低碳环保的电动车,减少城市的尾气污染,当时曾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现在,这一方案得到广泛认可,不仅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就连海外的很多国家,也都在积极效仿。除了“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之外,比亚迪还研发了其他类型的新能源车,涉及7个常规领域和4个特殊领域,实现了全领域覆盖,将电动化进行到底。

  不仅如此,比亚迪成功构建的全产业链模式,不仅完全掌控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即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技术,而且在主要零部件上都有布局,整车产品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自成一体,从而构建了新能源闭合式循环产业链的封闭式帝国,在研发生产、成本控制、品控、多元化型谱、规模化、性价比等方面非常高效,且独具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

  数据显示,比亚迪已连续三年稳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全球冠军宝座。2016年,营收上千亿,利润超50亿,双双创新高,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10万辆,加上商用车,2016年全球总销量约11.4万辆,同比增长约70%,居全球首位。2017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到34634辆,再次拿下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名。比亚迪新能源车足迹已遍布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城市。

  如果说比亚迪的成功得益于其先知先行的布局和技术与模式的持续创新,那么银隆新能源的快速崛起,除了银隆钛的技术创新之外,就要归功于其资本运作和资源整合的高效协同。

  2011年以来,通过战略控股美国奥钛以及持续研究和创新,银隆一举攻克了业内公认的“高安全问题”、“严寒环境条件下使用问题”、“快速充放电问题”、“电池寿命问题”及“电池产业化问题”等五大问题。同时,针对钛酸锂电池能量密度相对偏低,成本偏高的问题,银隆投入了大量技术力量进行专题研发。相比普通锂电池耐低温性能差,难以满足北方市场需求,银隆钛酸锂电池可在零下50度到零上60度范围内正常充放电;相比普通锂电池充放电循环周期一般为3000次左右,银隆钛酸锂电池循环寿命可达25000次以上;百公里内6分钟快速充电,确保全天24小时高效运营。

  2015年,银隆研发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钛酸锂电池,与第三代相比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高30%。得益于其自主掌握的,集安全、稳定、宽温、高效、快速充储等优点于一身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可实现优于传统动力电池的8C—10C高倍率快速充电,每次充电只需耗时6—15分钟,在—50℃—+60℃的耐宽温环境下能正常充放电、安全性高、充放电次数达到30000次、全生命周期的高运营效率等独特优势,银隆钛在公交领域花开一枝、风景独好。

  除了技术,银隆新能源更看到了金融的重要性。魏银仓解读为:"金融是整个产业的基础,是整个产业的融化,金融不参与,这个产业很难实现,金融参与首先考虑风险防控。我们在10年前启动互联网+GPS贯穿到工业产品上去,所有的车辆推到全国各地,每天的运营状况,运营里程,效益让金融机构在风险防控上做到简单化、放心化、安全化。"

  为此,银隆独创了公交公司、新能源车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四方共赢的商业模式,银隆打造的这条“公交利益链”可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截至目前,银隆已成为跻身业界前五的一线品牌,八大基地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银隆纯电动客车已在全国40多个城市实现运营。

  追梦人:愈挫愈奋

  正如诗人阿多尼斯所描述的那样:“最遥远的光亮,比离我们最近的黑暗还要靠近我们: 距离,通常只是神话。”

  在逐梦的道路上,或许不是每个企业都像比亚迪、银隆新能源一样顺风顺水,但机会是均等的,逆风飞翔的追梦人同样值得尊敬。

  它们并非“夸父追日”的神话英雄,也不是徒劳地反复推动巨石的西西弗斯,而是笃定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合体人”

  2017年10月25日上午,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离世。鲁冠球曾说过:“从1969年的7月8日到今天,(万向集团)已经走过了47年风雨历程。四十七年峰回路转,一个主题格外突出,那就是对整车的渴望;一条路径十分明显,那就是从田野走向世界,在开放中学习提高,阔步前行;一幅蓝图清晰可见,那就是清洁能源全球化落子布局完成,精耕细作开启。”

  早在1999年,鲁冠球便下定决心要造汽车。依托于万向集团的汽车零部件供应业务,鲁冠球造汽车只有一步之遥。但鲁冠球明确表示,万向不会做传统汽车。电动汽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要先把这件事做好。

  为解决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问题,2012年万向集团出资收购美国电池制造公司A123系统公司,引发国内外媒体的持续关注。由于A123系统公司是奥巴马执政期间的绿色就业改革企业的典范,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万向的收购难度巨大,甚至有人认为此次收购是“鲁伟鼎为炒作万向钱潮股票的又一次资本运作,故弄玄虚一把之后,又会以美国政府保护等由终止收购,最后不了了之”。但世人皆低估了鲁冠球的决心,2013年1月28日,从华盛顿传来消息: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正式批准万向集团全资子公司万向洁能美国公司收购美国A123系统公司。至此,这桩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对美国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的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在收购完成后鲁冠球曾说道:“新能源电池是世界级难题,A123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世界领先,对A123的收购让已经进入新能源领域14年的万向一下站到世界前沿。”此后,万向又收购了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科,并将其改名为Karma,与上汽联手新建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鲁冠球用自己的行动在为自己证明。

  或许,擅长企业兼并购的万向集团并不擅长将先进技术进行高效整合。但时至今日,经历了诸多风雨的万向造车梦正日益接近现实确是不争的事实。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生”,多氟多的造车之路更是一波三折。多氟多在2015年通过并购的形式,兼并了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获得了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生产资质,但是,随后多氟多的造车之路并不平坦。

  2017年10月22日晚间多氟多发表公告前称:前三季度营收24.8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2.08亿元,同比下滑45%。公司预计2017年度净利润2.39亿元至3.82亿元,同比下滑20%至50%。

  应该说,多氟多的亏损实属必然。其中的缘由之一在于,2016年其主打产品六氟磷酸锂价格达到近年来的峰值,随着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的释放,价格下跌已是必然趋势。

  作为材料企业跨界转型的典型,多氟多在六氟磷酸锂下行的趋势下提早部署了动力电池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但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多氟多并没有尝到全产业链布局的甜头。

  虽然红星汽车在2017年1-9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中表现的并不显眼,其申报车型仅达到6款,车型涵盖物流车、乘用车,并已经开始装配多氟多自家生产的电芯。但按照先前多氟多的预想,红星汽车2017年的表现已经超出预期。此前多氟多负责人曾表示,红星汽车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改造、研发、扩建将是2017年重点工作。2017年度,红星汽车将持续研发新车,推出1-2款新能源汽车,包括物流车和乘用车,并配套建设好动力锂电池项目。除此之外,多氟多还在2017年6月通过和修武投资、焦作龙瑞合作,试图在低速电动车领域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可以看出,比起万向近乎固执的执着,多氟多就显得灵活多变。也正因如此,多氟多的“造车”之路或许仍充斥着一定变数。

  综上所述,尽管前路充满不确定的“冰火天地”,成败难定,但锂电企业的“造车梦”似乎正日益变得激昂,而且,在通往新能源汽车的征途上,来自各行各业的“新兵”有增无减,造车新势力的汇聚正在重新构建创新蝶变的产业新生态。

  无疑,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发展清洁能源的使命担当和汽车强国梦的企业家精神正孕育催生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空前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我们不仅要祝贺成功者的伟业,更要祝福失败者的虔诚和努力。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是的!只有功利主义的中国汽车产业无法持续。

  而我们期待更多的怀有“英雄主义”情怀的企业给我们带来传奇!

[版权声明]本文为深度论述稿,原创不易,有条件转载:署作者笔名,来源:Xnyauto, 向作者支付稿费。联系微信:xnyauto002

0
生成海报
下载海报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