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政策|江苏能源新革命:新能源汽车化身 “移动充电宝”,激活绿色转型新动能

作者:森林 2025-08-28 15:00:19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2025 年 8 月下旬,一则来自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消息,为夏日里的江苏能源领域注入了新活力 —— 该省正式为新能源汽车参与车网互动放电明确价格机制。当路上奔跑的新能源汽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能为电网 “输血” 的 “移动充电宝”;当 “谷时充电、午间补能” 成为车主们的绿色生活新习惯,江苏正以创新实践,勾勒出一条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引擎的高质量能源转型路径。

新能源汽车

  V2G 技术破局:新能源汽车成电网 “灵活调节器”

  今年夏天,持续高温让江苏用电负荷连连攀升,多次触及历史峰值。但不同于以往的用电紧张,江苏电网始终保持稳健运行,这背后,车网互动(V2G)技术的应用成为关键 “破局点”—— 新能源汽车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移动的储能单元,在用电高峰时段向电网反向送电,为缓解供电压力贡献了重要力量。

  所谓 V2G 技术,即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电网建立连接,实现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双向互动。简单来说,就是车辆在电网负荷较低的夜间、凌晨等 “谷时段” 充电储能,到了白天用电高峰或电网需要补充电力时,再将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这种模式不仅让新能源汽车从 “用电端” 转变为 “储放一体端”,更成为增强电网灵活性、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抓手。

  为了让更多车主愿意参与其中,江苏的政策设计充满 “民生温度”。在试点城市与试点项目中,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全年执行春秋两季分时电价,并特别增加午间充电谷时段,倡导 “谷充午补” 模式。这意味着车主在电价低谷时充电成本更低,而参与反向放电还能获得额外收益,双重激励下,绿色出行与能源调节形成了良性循环。

  以 2025 年 8 月国网江苏电力代理购电工商业用户电价为例,尖峰时段放电价格可达每度 1.2245 元,居民用户每度电收益约 0.85 元。这样的价格差让参与变得 “有利可图”:8 月 21 日晚,无锡车网互动验证基地的车主朱先生,单次放电 30 度便到账近 37 元,扣除谷时段充电成本约 11 元后,单次净收益近 26 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 “给电网送电” 从新鲜概念变成了车主们的主动选择。

新能源汽车

  基建加速布局:换电站与试点项目织密绿色网络

  能源新生态的构建,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坚实支撑。在推进 V2G 技术落地的同时,江苏正马不停蹄地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为能源转型筑牢 “硬件底座”。

  今年 4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江苏常州成功入选试点城市,常州分散式 V2G 车网互动试点、南京 “宁电通” 全场景 V2G 试点、无锡 “源网荷储” 全要素协同车网互动综合试点项目同步入围,三大试点从不同维度探索 V2G 规模化应用路径,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无锡更是走在基建布局的前沿。2025 年 8 月,《无锡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 “源网荷储” 一体化发展,重点布局新型储能设施、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项目,并推动配电网改造升级。同月 22 日,宁德时代与国网电动合作建设的江苏省首座巧克力换电站在无锡正式投运 —— 这座换电站仅相当于一个标准集装箱大小,占地面积小却效率极高,换电过程仅需 100 秒,单站日均最高服务能力达 822 次,大幅提升了新能源汽车补能效率。

  根据规划,宁德时代计划在 2025 年底前,在江苏建成超 140 座巧克力换电站,覆盖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等重点城市;到 2026 年底,实现江苏所有地级市全覆盖,站点总数突破 300 座。密集的换电网络,不仅解决了车主 “补能慢、续航焦虑” 的痛点,更为 V2G 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新能源汽车

  多维度发力:江苏打造全国能源转型 “样板间”

  作为经济大省与能源消费大省,江苏的能源转型始终面临着 “高用电需求” 与 “低碳发展” 的双重考验。2025 年 8 月 20 日 12 时 35 分,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今夏第四次突破历史极值,达到 1.55 亿千瓦,较去年最高值同比增长 5.99%。但在这样的压力下,江苏依然交出了亮眼的绿色答卷: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达 1.1 亿千瓦,8 月 20 日当天,风电、光伏累计最高出力 5547 万千瓦,占当时发电出力的 40%,可再生能源正成为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

  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优势,更让江苏的能源调节潜力不可小觑。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江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 300 万辆。若这些车辆全部参与车网互动,以平均放电功率 20 千瓦计算,可调容量相当于 10 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这无疑为电网应对负荷波动、消纳更多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巨大空间。

  除了 V2G 技术与换电网络,江苏还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上多点突破。国网江苏电力围绕 “主、配、微” 协同发展,打造坚强主干网、智慧配电网、智能微电网、全域信息网 “四张网”,并投运全国首个 “交流改直流” 输电工程,大幅提升跨江输电能力。虚拟电厂作为另一种灵活调节手段也日趋成熟,截至 2025 年 8 月 12 日,江苏全省已接入 80 家虚拟电厂,聚合用电负荷 1160 万千瓦,25 家虚拟电厂完成现货市场注册,成为电网负荷调节的 “隐形帮手”。

  在推动省内能源转型的同时,江苏新能源产业还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竞争力。2025 年上半年,江苏 “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额达 864.3 亿元,同比增长 3.5%。越来越多江苏企业通过 “科技创新 + 本土化运营” 双轮驱动,实现从 “产品出海” 到 “产业链扎根” 的跨越,将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推向全球。

  从 V2G 价格机制的落地,到换电网络的加速织密,再到虚拟电厂、新型电力系统的协同推进,江苏正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体系深度融合。这场能源新革命,不仅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提供了可行路径,更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 “江苏样本”,为全国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0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