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付于武:充分肯定世界智能汽车年度车型评价活动举办的意义

作者:大叶 2023-03-02 21:52:04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地平线杯”第四届世界智能汽车年度车型评价结果2月28日在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发布,与此同时,世界智能汽车品牌高峰论坛也同步举办。此次活动汇集了智能汽车行业的顶尖专家学者与整车企业领导,共同研讨智能汽车技术和行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网为大家总结了一些精彩的发言。

  评价活动的首席顾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发表了讲话,内容摘要如下:

  第四届“地平线杯”汽车的评选,疫情三年,我们的评选活动四年,所以首先要向主办方庆文院长致敬。我们确实向风而行,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呼吁行业的智能化的需求,能坚持下来不简单。另外向“地平线杯”致敬。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现在的半导体不行、芯片不行,地平线的出现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地平线不光有水平,水平通过大众跟你们的合作就看到了,但我觉得它更有价值的是情怀,所以你们支持这个活动也是支持行业的智能化、创新的生态。我也向管院长致敬。为什么?评委不容易。

  讲点小故事,2008年我和汽车工业协会同事在捷克布拉格参加世界汽车工程师年会、理事会,在晚餐之前宝马的总裁(也是技术中心主任),搞了一个抽签和投票的环节。投票的环节干什么?就说你认为将来几年或者一段时间世界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三个:1)先进的汽车动力和能源。2)汽车轻量化。3)汽车的车联网。几十个国家的代表都投票,最后绝大多数的代表投给了车联网。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就是说,我认为可能从世界范围内全球的汽车界来看,智能化的进程2008年左右开始。开年会是管院长跟汽车工程学会一块办的,搞了一个汽车工程学会的夏季年会,里头有一个青年论坛,在长春的香格里拉饭店,很豪华,但是会议室并不多。我就看青年论坛这么多人,走廊里全站满了人。我一看管院长在讲,讲智能化。是不是有这事?所以严格意义上讲,管院长/管欣教授是我们国家在学科设计上专业的领域智能化方面最早的一个教授、一个践行者。那就是说,如果2008年我们开始全球智能化的转型。

  前六七年,我跟李社长和汽车界的几个同事到日产去考察,他有一台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是自主感知的,不是像我们加上车路协同,它完全是自主的。有一个双目的摄像头上头是雷达,说你们中国汽车代表团做,试乘、试驾。我跟董扬(音)去,你跟赵杭(音)那回,结果走出三四公里坏了,双目的摄像头有一目坏了,所以人工接管。晚上吃饭问你有什么感受,宗巍你好像没去?胡泉(音)去了,他说我今天特别感谢你们的真诚。为什么呢?因为你这个无人驾驶车并不成熟就能让我们坐。扶桑(音)说的话还很有道理,我们是真诚的,我是说真心话,感受了你们真诚。第二年我又去,无人驾驶车是跑下来了,感受着无线充电又充不上电。他说怎么了?这扶桑(音)来就充不上呢?我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中国的智能化从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开始智能化的转型,我们起步并不太晚,可以说跟国际的同行是同一起跑线,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反过来参选的企业自信,为什么?你们以极大地热情,不在乎名次,而在于参与。刚才星宇跟我说,付总,你要有机会就说说协同。我说我这人发言比较髓性。想到这儿,如果说中国智能化转型过程中还有什么优势的话,我觉得就应该协同。所以中国智能驾驶可能会走“自主+车路协同”这条路,那可能就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能够整合“人、车、路、网、云、图”多方面的资源和要素来支持智能化的产业的转型。我们呼吁企业不仅谈产业链,不仅谈创新链,还要谈我们的供应链,更要谈政府标准方方面面主导之下要做到最大的协同,有了协同就产生创新的自信。苗部长一直讲上半场、下半场,智能化要跑满全场。虽然我们智能化上像芯片、像操作系统还有软肋,但是我们一代一代的干下去,肯定能够破除这些困难,在这个新的赛道上,中国企业、中国汽车产业一定能做在世界全球的最前面。我想,这是我们通过评选活动,通过创新实践得来的自信。

0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