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王军:共建自主创新的智驾技术体系 不依赖美国技术
12月16日-17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峰会(GIV2022)”在合肥召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在会上表示,要共建自主创新的智能驾驶技术体系。在美国切断高性能GPU芯片的供应以后,对自动驾驶领域的影响巨大。而华为打造的昇腾架构,从底层硬件、AI框架、训练平台和工具链全栈自研,不依赖美国技术。

王军介绍,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进入规模交付阶段。截至今年10月底,华为已经发布了172万套部件。现在是燃油车向电动车发展的阶段,正在向智能化演进。电动化是能源系统的变革,本质依然是硬件的变化,硬件决定体验的上限,电动的性能和体验将逐渐趋同。电动车体验的差异化主要来自于智能化的系统,特别是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不同车型之间的差异很大,智能化的核心是算力、软件和数据,硬件能力只是体验的下限,而软件决定了体验的上限。
华为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电动化是智能化的最佳载体,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很大,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华为在努力将二者进行深度融合,产生1+1>2的效果,成为车企智能化转型之路上的桥梁,打造最佳体验的智能电动汽车。
智能化是一条新赛道,华为方面认为,采用全栈集成的解决方案可以构建体验最佳、技术领先的系统,比如自选模式的鸿蒙座舱系统、HM模式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但是这种方式也面临投入大、技术难、周期长的问题。华为在打造全栈方案的过程中推出零部件技术和产品,针对不同车企的情况和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模式合作实现共赢。
王军表示,智能汽车是高度个性化、定制化,又能大批量工业生产的高价值消费品,要在矛盾中实现平衡,就需要强大的基础架构和开发平台,既可以灵活定制形成差异化,又能够快速开发和复制。华为智能汽车数字底座可以为车企提供基础的网络和硬件平台,也可以提供包括底层操作系统、原子化服务和开发工具的基础软件平台,提高开发效率,通过整车协同提升体验,接口开放降低开发难度,应用这个平台的多款车型正在开发中,2023年开始将陆续发布上市。新车型的扩展能力更强,迭代开发速度更快,2022年9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SDV工作组发布了《软件定义汽车服务API参考规范》3.0正式版,包括了501个原子服务的API接口和343个设备抽象API接口。华为作为SDV工作组的重要成员之一,基于标准化接口规范已经完成与20多个厂家30多款设备的系统域集成,新业务的开发效率提升十倍。
王军分享了两个集成的解决方案。在智能座舱方面,华为将智能手机极简的人机交互体验与汽车精密的空间体验更佳的硬件深度融合,构建了全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Harmony Space为驾乘人员提供全场景智慧出行服务。华为还在不断提升语音、多模态交互、屏幕、Huawei Sound和生态各方面的能力,在未来都将逐步释放出来。
基于Harmony OS车机操作系统,联合伙伴共同定义硬件接口,做到硬件即插即用、可替换升级,多样化的硬件之间互联互通,并针对车载场景开发了九类CASE,把语言、视觉、Huawei Sound以及合作伙伴的底层硬件能力通过API接口开放给应用,快速开发多设备协同的座舱系统。我们合作伙伴的车载天幕、电子后视镜、全息投影、转向系统和智能健康座椅设备在完成集成测试后正在陆续应用到客户的新车型上,帮助伙伴获得商业成功,为消费者构建创新的座舱体验。
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方面,王军认为,智能驾驶不能靠堆硬件,堆硬件堆不出好的体验来,现在市场上非常“卷”,经常能看到在宣传时说有多高的算力,配置了多少传感器,但到底能实现什么样的智能驾驶体验并不确定。三年前我们定义了当时业界最高的硬件规格,后来大家说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好,因为硬件配置很高很强,业界开始在硬件比拼上“卷”起来,陷入了重硬件、轻体验、弱安全的怪圈,这是不应该提倡的。
智能驾驶最难的是大量长尾难点场景的突破,这需要强大的软件算法能力和海量的测试验证积累,达到类似人驾才能最舒适。而且要比人驾更安全,才是最好的智能驾驶系统,华为一直在追求类似人驾的极致体验。9月份深圳正式释放了高精地图,搭载了华为ADS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面向深圳车主推出城市NCA自驾导航辅助功能,华为ADS是首个支持城区高阶驾驶辅助的系统,我上下班的时候经常开这辆车,二三十公里的道路全程使用自驾,轻松实现点到点的智能驾驶辅助。现在的城区NCA功能依赖高精地图,构图审图的周期比较长,随着高精地图在中国各大城市逐步释放,会陆续开通城区的NCA功能,上海的城区NCA功能将在12月正式上线。
安全是智能驾驶的核心,华为提出人驾要更安全、自驾要更轻松。华为在人驾时设计了360°安全防护体系,共16种主动安全功能,充分发挥了融合感知能力,提升了很多主动安全能力,比如传统的AEB,华为的速度更快,能发现异常的物体,实现主动安全处理,为自驾配置的感知系统能够利用在人驾上,整体自驾的硬件设备才物有所值。当前的智能驾驶系统基本都是片断化的体验,华为聚焦高速、城区、泊车三大驾驶场景,努力突破难点场景,打通全场景的自驾功能,增强用户体验的连续性,让智驾更轻松。
王军呼吁,要共建自主创新的智能驾驶技术体系。前不久美国限制了向中国出口高性能GPU芯片,AI制裁开始落地实施,高端芯片主要服务于高性能的数据中心的服务器,用于云端大规模AI训练,对自动驾驶的AI算法训练至关重要。切断这些高端芯片的供应,对自动驾驶领域的影响巨大,华为基于昇腾系列的AI处理器打造面向“端、边、云”全场景的AI基础设施方案,覆盖深入学习领域的推理、训练和部署全流程。昇腾架构从底层硬件、AI框架、训练平台和工具链全栈自研,不依赖美国技术。
华为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核心是昇腾系列,基于昇腾计算构建了八爪鱼云端训练平台,打造了端云协同的智能驾驶开发、训练和部署平台,扎根技术,给世界第二种选择。华为已经把智能驾驶所有的训练迁移到昇腾架构上,这意味着华为自己的训练很多算子已经在昇腾上构建好了并且开放给其它算法开发者。
“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一起使用这套系统,众筹算子库,在中国的黑土地上持续发展,越做越好。我们还将继续与高校和教育机构紧密合作,为开发者提供昇腾系统的培训,并在向昇腾迁移的过程中提供工具和技术支持,携手中国的产业伙伴们共建自主创新的智能驾驶技术体系,共享技术创新成果,共赢智能驾驶的未来。”
-
采埃孚为上汽R系列电动车提供最新一代成像雷达
采埃孚目前已针对中国上汽集团R系列电动车首次推出其研发的成像雷达技术。该雷达之前被称为“全范围雷达”,能够对车辆周边的环境进行四维感知(其中包括物体具体高度信息)。结合运用此类技术后,采埃孚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为半自动甚至高级自动驾驶和自主驾驶相关应用 (L4) 提供必要的安全及可靠性。
8小时前 -
思皓新能源:让每一个冬日的早晨都沸腾
思皓新能源:让每一个冬日的早晨都沸腾
9小时前 -
会议|中国汽车论坛:新一轮产业变革对我国汽车企业战略的影响
2022年11月8日-10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作为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汽车行业首场盛会,本届论坛以“聚力行稳 蓄势新程”为主题,共设置“1场闭门峰会+1个大会论坛+16个主题论坛”,以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与行业精英一起贯彻新精神,研判新形势,共商新举措。其中,在11月9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2:聚焦新时代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上,举办了以“新一轮产业变革对我国汽车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11小时前 -
2022年“宁德时代杯”新能源创新大赛在厦门大学圆满落幕
近日,由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和嘉庚创新实验室共同举办的2022年“宁德时代杯”新能源创新大赛圆满落幕。
11小时前 -
国家级殊荣 小鹏汽车上榜工信部2022年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
近日,国家工信部正式发布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小鹏肇庆工厂凭借强大实力和钻研精神,成功上榜2022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斩获国家级殊荣。
1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