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展望

作者:森林 2022-06-01 12:41:19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2022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展望

  * 图片源自网络

  2022年3月25日-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邀请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行业机构、科研机构与企业代表,召开第八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本届论坛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召开2场全体大会、3场闭门会议和9场专题论坛,30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产业代表参会演讲。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车百智库基于论坛嘉宾的发言内容,整理形成《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走向》报告。

  本报告共分十三个章节,从产业趋势、竞争格局、企业战略、以及供应链、技术创新、落地应用等多个细分议题角度,分析总结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前瞻性地指出2022年产业前进的主要趋势方向。

  报告认为:全球车企向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趋势已不可逆转,2022年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进入全球化竞争阶段,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全球汽车变革下半场的发展方向。

  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新发展阶段仍面临四重重要挑战:一是动力电池等上游材料涨价将成为汽车发展的抑制性因素;二是国际碳减排将加速绿色壁垒形成,冲击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国际化进程;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领域;四是进入智能化网联化下半场竞争,我国需进一步加深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融合发展。

  本文摘自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车百智库《调研报告》2022年第5期(总第55期),原标题为《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走向》。

  01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全球化竞争阶段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500万辆,销量超过670万辆,同比增长108%。多个专家与企业预测,2022年在碳排放政策逐步趋严、各企业加速转型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实现高增长。

  欧美多国在严苛的碳排放政策影响下,设置了激进的电动化刚性目标,并进一步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建设本地供应链。

  ● 欧洲于“Fit for 55”计划中要求2035年实现新车100%零排放。

  ● 美国拜登政府发布行政令,要求2030年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新车销售50%为零排放车辆。

  ● 德国提出要将交通领域碳排放,从2020年的1.46亿吨减少到2030年的8500万吨,将2030年零排放汽车保有量目标,由原来的1000万辆增至1500万辆,准备引入碳排放税,增加传统燃油车的出行成本。

  ● 挪威碳排放税额为60欧元/吨,未来还将提高直至200欧元/吨。

  ● 欧盟已经在70余个研发制造项目中投资超过200亿欧元,到2025年实现动力电池100%本地供给,并通过立法设定欧盟芯片产能2030年全球占比20%的目标,投入约430亿欧元。

  ● 美国正在与邻国或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安全的动力电池跨国供应链,以期补齐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短板,并计划设立芯片基金、补贴520亿美元激励企业本地生产,建立更有弹性的半导体供应链。

  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下,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纷纷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并持续推出电动车型新款。通用、福特、沃尔沃、奔驰等车企提出了区域市场100%电动化的目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1年全年产量超过47万辆,成为特斯拉主要出口中心。奥迪和一汽在长春建立零碳工厂,引入PPE高端纯电动车平台并将于2024年投产,投资超过300亿元。

  02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全球汽车变革下半场的发展方向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竞争中,我国汽车产业凭借先发优势取得瞩目成绩。进入汽车革命下半场,汽车与信息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融合。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应用正快速普及,相比电动化更容易体现不同汽车的差异化,是下一阶段竞争的焦点。

  2021年我国新上市近70款新能源车型,基本全部覆盖L2级辅助驾驶,搭载L2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接近38%。同时,2021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L0-L2)级销量超过了1000万台,较2016年上涨近1.5倍。

  在汽车革命的下半场,能否充分发挥我国信息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优势,是决定我国能否延续电动化优势的关键因素。面对大跨度新技术群,跨界融合将是加快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重要路径。

  一方面,汽车传统零部件体系70%以上面临重构,不断拉长、变化的产业链条带来新的市场增量与机遇;另一方面,汽车软件占比大幅提升成为跨界新动能,2030年全球汽车市场中软件占比将达到30%。

  传统汽车产业链不可能涵盖全部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新领域、新产业、新技术,汽车工业的发展也不是单一领域或某一企业可以完全承载的。

  小米、百度、华为、360等企业毫不犹豫的走进了汽车产业,投资力度大是这批新进入企业的共同特点,其中小米至少投资了38家出行相关企业,参与了57轮次融资,几乎覆盖新能源智能汽车全产业链。到2022年2月,百度在汽车相关领域共实现投资67笔,包括芯片、出行平台、自动驾驶系统等,与超过70家车企、600款车型开展合作。

  汽车产业与ICT、科技企业加速跨界融合、各展优势,必然会加速汽车产业变革进程。

 

  03上游材料涨价成为汽车发展的抑制性因素

  2021-2022年,电池材料价格上涨及补贴退坡、芯片短缺等因素引发新能源汽车价格持续上扬。不完全数据统计,2022年已有30余款新能源车型上调价格几千到几万元,对当前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产生抑制性作用。

  多位专家分析认为,电池上游材料价格上涨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但不具备长期涨价的基础。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驱动、预期不断走高导致的恐慌性库存储备增加、开采及产能释放延迟及疫情、国际政治等因素导致电池上游材料价格上涨。其中碳酸锂价格由2021年初的每吨5万元,增长至2022年3月的每吨50万元左右,但预期将在两三年后恢复完全的供需平衡。同时,作为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的锂资源,目前全球经济可采储量2200万吨,足以支撑电动汽车20亿辆以上(NCM811体系,100kWh)。

  相关部委将采取相关行动,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抑制上游材料价格短期大幅波动问题。

  04国际绿色壁垒或将形成并冲击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国际化

  双碳目标将加速全球汽车产业零碳化进程,国际企业电动化战略转型明显加速。在产品端,大众、丰田、沃尔沃、福特、通用汽车、奔驰、比亚迪、捷豹等企业,纷纷提出将于2040年前停售传统燃油车的目标。供应链环节,欧美汽车企业在减碳方面行动早、力度大。大众、宝马、福特、沃尔沃等跨国主要车企,已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覆盖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对在华供应链及零部件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目标,在低碳生产、材料回收和碳管理等方面指标要求趋严。

  生产制造方面,跨国企业注重生产环节的用能低碳及生产效率的提升。宝马目前基本实现了工厂和生产端的清洁能源生产。

  整体上看,先进的整车与零部件企业通过全生命周期脱碳形成新的竞争力,未来以低碳为核心的战略转型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欧盟电池法规明确提出,从2024年7月起,只有已提供碳足迹声明的电池才能投放欧盟市场;2026年1月1日起,将实行强制碳标签,预计100kWh电池包生产环节潜在碳成本约400-500欧元。

  目前,中国企业由于缺乏技术与经济实力,普遍未把减碳实质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整体减碳基础相对薄弱。2021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大幅增长78%至284.3亿美元,随着碳贸易壁垒的建立,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尤其是动力电池出口领域建立的优势被削弱的风险较高。

  05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不可忽视的领域

  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是否能与市场规模化增长相匹配,是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2021年,中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换电网络,构建了“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截止2021年底,公共充电桩共有114.7万台,其中直流快充桩47万台、交流充电桩67.7万台,加上私人桩,合计261万台。但基础设施的发展仍然面临若干问题,慢充普及率跟不上市场的增长速度;长途出行临时补电速度太慢;大量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带来城市供电超负荷问题;现有充电标准不适应大功率充电、车网互动等新需求;国内外充电标准亟待协调统一。

  ● 在商用车领域,换电模式将是影响重卡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当前,重卡换电站的建设运营仍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第一,缺乏整体规划,政府层面没有明确的牵头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换电站建设,限制了重卡换电站的精准布局和推广速度,特别是土地性质、电力增容等问题限制了重卡换电的应用,也增加了运营成本。第二,重卡换电技术标准统一进展偏慢,行业发展还需加速引导,尤其是不同技术路径之间重卡换电电箱的锁止、连接器及通信方式存在不兼容,影响了电池箱的互换共享。第三,车型公告机制和换电重卡商业模式不匹配,跨品牌、车型、容量的电池互换受限,影响了电池作为移动能源载体的共享利用。

  ● 充电电压等级不断提升,高压化已成为重要趋势,需重视高压充电市场需求爆发导致的碳化硅供需失衡问题。

  2020年前,已上市车型的电压多在300V-500V之间,充电速率普遍在0.5C左右。从2020年开始,600V-800V高压车型逐步走向市场,以保时捷、奥迪、现代等车企为代表的高压架构车型纷纷上市。2021年之后,有更多头部车企发布高压平台车型规划,向900V甚至更高电压演进。预计到2026年,800V以上高压车型平台销量可达580多万辆,占当年电动车销量50%以上。800V以上的高压平台车型存量可达1300万左右。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电压提高,意味着高压元器件及管理系统都要提高标准。碳化硅的耐高温能力强、耐高压特性好,非常适合600V-1000V的电压范围。根据Yole预测,保守估计,2025年全球需要6寸碳化硅晶圆365万片,碳化硅产能缺口将达到123万片。但晶圆工艺复杂,产品性能与批量供应能力的可靠性待提升。

  ● 车网互动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30年之前,车网互动V2G技术主要是培育和成长期,今后5年的关键是完善标准、配套机制和建设运营模式。预计2030年之后,随着V2G普及,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容量将超过电网的电化学电池储能容量,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电动汽车将与储能电站共同担负稳定电网的重要责任,并有望成为分布式储能的主体。

  2040年,预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亿辆,对应电池容量超过200亿千瓦时,与2020年中国每天消费的总电量基本相当。电网功率支持能力可以达到30亿千瓦左右,约为2040年当年全国电力装机总功率的50%。车网互动V2G技术,在中国新电力系统和能源互联网中将是成本最低、规模最大、安全性最好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0
生成海报
下载海报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