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得新能源电池者得天下 综合提高电池技术研发能力

当前,我国已是新能源汽车大国。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及其研究团队发布报告指出,新能源电池是大赛道、快车道。在全球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车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渗透率迅速提升。
电池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在整车成本中占比40%以上。电池技术的发展、性能的提升是决定新能源车实现长久发展的核心动力。
得新能源电池者得天下
报告分析,展望未来,行业将会呈现2大特征:一是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会不断提升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800万辆,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或达1000万辆级别;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约在3000万辆规模。二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预期提前2030至2035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全球新能源应用领域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未来技术突破持续推升大规模商用化落地,行业将呈现非线性爆发式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任泽平认为——一方面燃料电池技术突破式发展将会拓展新能源车商用领域应用空间,丰富大型客车、物流车、重卡、牵引车、港口拖车等更多应用场景。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增势显著,未来将持续爆发式增长。
任泽平表示,新能源电池行业将呈现“一大支柱,两大应用场景,多元化技术路线”的发展特征。据任泽平介绍,一大支柱是指以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发展将继续作为新能源电池产业第一大支柱。两大应用场景是指基于现有动力电池技术成本优势,加速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应用场景落地;并以氢燃料等燃料电池为切入点,丰富和扩展新能源乘用、新能源商用应用场景。多元化技术发展路线是指以固态、钠离子、高镍多元、铝空气等为代表的众多新兴电池技术,将补充丰富新能源电池市场发展的多元化战略格局。
任泽平进一步介绍到,当前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等动力锂电池技术应用在乘用纯电动和混动汽车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已处于商业化量产阶段,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第一大支柱。
以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将继续作为产业第一大支柱,是未来5至10年新能源电池发展的“主力军”。
任泽平指出,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以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为重点,其他多元化电池技术综合发展;涵盖乘用、商用两大领域;实现上游基础设施和下游回收利用等全价值链环节覆盖。他建议,在未来应综合提高电池技术研发能力、产能供应保障能力、产业链制造综合实力、回收循环绿色发展能力、加氢和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新能源电池行业高效健康发展。
-
最新样板!星星充电市级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正式启用
4月20日,由星星充电主导打造的常州市行政中心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正式启用,旨在打造公务领域新能源停车场示范站点,引导全社会形成节能低碳的良好氛围,引领“双碳”先锋之路。
33分钟前 -
获8张牌照!中车“智驾”,引领自动驾驶“新浪潮”
随着5G技术的融合应用,以电动化为基础,以智能化、网联化发展为大趋势的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9分钟前 -
野马氢能公交遇到智能网 实现惠民智能网联公交运营
大运会直联通道,联通东安新城和大运村,是大运会的重要通道,也是龙泉驿主城区与西河、十陵片区相连的重要道路。除了道路本身平坦、快捷、环境优美外,这条路上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值得称赞,那就是“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的建设运营项目。项目将营造“车-路-边-云-网-图”一体化的智慧交通环境,实现惠民智能网联公交运营。
3小时前 -
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力源科技2021年实现营收4.2亿元
日前,力源科技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 20亿元,同比增长55 26%;资产总额达9 31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28 01%。力源科技表示,2022年继续巩固核电、火电行业水处理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业务、目前已签署相关订单并完成交付。
3小时前 -
超充之都落户花城广州,广汽埃安开启超充新时代
2022年4月21日,全球首个超充之都(广州)启动暨埃安超级充换电中心落成活动举行。在已有的车、桩量产超充技术基础上,埃安将大力推进超充、快换网络建设,计划2025年在广州建设超1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实现1 5km半径覆盖,将广州率先打造成为全球首个“超充之都”。
4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