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自燃敲响行业安全警钟
当决策层决定到2012年让50万辆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的城市里,10年内再将这一数字乘以10(占全球预计销量的四成)时,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这一雄心壮志达成—杭州街头的一起突发事件或有可能是一个例外。
4月11日下午,杭州一辆电动出租车在行驶中突然发生自燃,在几分钟内,这辆由浙江众泰生产的电动车就被烧成空架子。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起公开的电动汽车自燃事件,业内人士估计,这种严重的运行中起火事故在全球也是首例。这或意味着,当各地政府热衷于制定各种规划时,电动汽车自燃代表的基础技术问题,到了“捂不住”的时刻。
事实上,在最近的电动车行业的聚会上,“你最近着(火)了吗”的话题经常被提及—自燃和爆炸事故已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只不过“杭州事件”让其第一次暴露在公众面前。“很多电动车在试验时着火,但一般都悄悄拉回去了。”威海鹿洲电动车公司CEO路建统对《环球企业家》说。路在电动车行业浸淫了10多年,其手下的工程师在业内目睹过的自燃或爆炸事故,就达七八次之多。
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鼓励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汽车产业正成为当今中国最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2010年6月,包括杭州在内的五个城市被选定为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城市,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数以千辆的电动公交、电动出租和电动专用车第一次大规模投向市场。
今年4月刚刚获批的北京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方案》中,购买纯电动汽车将享受“不摇号、不限行、不纳税”的特殊优惠。这些都显示出,中国在2009年制定的《汽车产业规划》中到2012年实现50万辆电动车保有量的目标已迫在眉睫。电动车专家谢子聪对《环球企业家》预计,2011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政策大规模落地的一年。
作为试点城市,杭州今年1月投放了首批30辆电动出租车,自燃的出租车刚刚运营了2个月。按照计划,杭州今年全部投放的电动出租车数量将达到200辆。突发的事故让杭州紧急停止了所有电动出租车的运营。
过去两年,政府的全力支持、资本的狂热追捧和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已经让中国的电动汽车从业者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好像有钱就能做起来似的。”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对《环球企业家》说,“这件事能让大家冷静冷静,现在就是太着急、太冒进。”
无论如何,“杭州事件”把已急于实践电动汽车下一步、甚至下下步商业模式的人们拉回一个最基本的命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产业链乱局
“杭州事件”使浙江众泰一时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众泰更愿意把自己看成行业问题受害者。“众泰不会停止电动汽车开发,但此事对整个行业都具有警示意义,行业应该对电池质量有所控制。”众泰集团新闻发言人应子对《环球企业家》说,“相信第三方事故调查机构会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调查结果。”而众泰新能源汽车总经理董炜江则对《环球企业家》暗示,“问题不是出在车身上。”
众泰的辩解并非简单的推卸责任。事实上,中国绝大多数电动车整车企业都选择了外部采购电池的做法。“国外的整车厂通常会控制全产业链,以保证电池和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和质量,但中国的整车企业却并不是很懂电池。”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段镇忠对《环球企业家》说。斯特兰与美国Valence和A123公司是全球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生产厂商。
这种采购关系决定了一旦出事,整车企业能够轻易将责任推到电池企业身上。众泰电动车的锂电池供货商是万向集团。面对整车厂的推卸,万向电动车公司电池车间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则反击道,“是组装问题,我们的性能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相对中国锂电池行业上千家杂乱无章的公司而言,万向集团在锂电池制造上已算得上“有一定积累”。今年1月,万向刚宣布与美国著名电池供应商Ener1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宣布到2014年要生产4万套电动车电池组。
“在这个行业内,大多数公司买来材料简单做串联和并联,再大的电池都敢做。”段镇忠举例说,锂电池的检测共26项,而一些公司的检测不超过10项;为了降低成本,有的企业甚至采用降低电解液纯度的方法;国外为了检测电池短路问题,会做汽车颠簸10万次焊接点不脱落的试验,而国内几乎没有这样做的。
这与中国发展电动车的思路—“重整车、轻电池”有关。从政府层面上看,给整车的补贴远大于电池。而与中国同样具有电动车发展雄心的美国则至少在电池上投入了16亿美元以上。
锂电池的尴尬给了竞争技术路线的铅酸电池以机会。这种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价格低但能量密度也低,传统观点认为并不适合电动汽车。但超威电池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付升东认为,铅酸电池并没有安全问题,而随着技术更新,其体积和能量密度都在得到极大改善。“超威也生产一些锂电池,但我们并不看好锂电池的推广。”他说。
但电动车自燃事件或已损害了整个电动车产业链的声誉。对于最终购车者而言,并无能力分辨是电池系统中的一个技术路线出了问题,而容易将之理解为电动车就意味着不安全。
仅就电池而言,不单单只有安全性问题—数百块电池一起工作,如何使其属性一致?而一旦发生撞车,如何降低电池高压系统对人的损害?电池系统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如何不泄漏,泄漏对人的危害?而电池还仅是电动车核心之一,其他如电机和电控系统,亦是高科技含量的复杂环节,只有加大研发投入,耐心推进,没有捷径可走。
基于此,杭州自燃事件事实上也是在给所有人一个提醒:电池行业的进步都是一个以十年为时间单位的艰苦行业。当这两年电动车大跃进过后,人们发现电动车技术并没有因此进步多少,失望和热情消退几乎成为必然。
-
双车热销、新品接力,岚图汽车携强劲势头即将登陆港股
2025年9月2日,8月第四周(8月25日-8月31日),岚图FREE+再创销量佳绩:单周劲销 1330台,再次勇夺第35周“30万内华系车型销冠”,并强势跻身20-30万级混动SUV销量 TOP2。
14小时前 -
城市安防新物种——创维无人警用巡逻车,看过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无人驾驶技术正以磅礴之势重塑城市安防体系,为城市的稳定与安全注入全新活力。安徽淮南,作为这一变革的前沿阵地,迎来了创维无人自动警务巡逻车的优先试运行,开启了城市安防智能化的崭新篇章。
18小时前 -
原创
从智界R7/S7销售火爆看市场趋势,靠体验差异化赢市场8月25日,新款智界R7与智界新S7正式上市,起售价分别为24 98万元和22 98万元,新车上市24小时内订单突破10000台,并同步推出至高4 3万元和至高5 3万的购车权益包。
23小时前 -
爆款不断 技术领先 交付创新高 岚图汽车8月交付13505辆 同比增长119%
2025年9月1日,岚图汽车公布8月交付数据,再创历史新高。8月,岚图汽车单月交付达13505辆,同比增长119%,实现七连涨;1-8月,岚图汽车累计交付达81768辆,同比增长92%。
2025-09-01 -
零跑8月交付再次突破五万台,零跑Lafa5即将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
2025年9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数据:8月,零跑汽车全系交付再创新高达57066台,同比增长超88%,连续六个月稳居新势力品牌月销领先位置。
2025-09-01
- 双车热销、新品接力,岚图汽车携强劲势头即将登陆港股
- 从智界R7/S7销售火爆看市场趋势,靠体验差异化赢市场
- 爆款不断 技术领先 交付创新高 岚图汽车8月交付13505辆 同比增长119%
- 零跑8月交付再次突破五万台,零跑Lafa5即将亮相德国慕尼黑车展
- 五菱星光推送OTA升级!Ling OS 2.0新增红绿灯倒计时,智慧体验再进阶
- 中车“智造”再添新品!首款新能源机场摆渡车发布,响应双碳战略服务机场交通
- 车为悦己者容 小鹏全新P7
- 半固态电池10万内落地!全新MG4携OPPO智行,重构纯电两厢市场格局
- 30万内“得房率第一”!魏牌高山成都车展预热,9月10日开启预售
- 第800万台下线!五菱星光730携燃油/混动/纯电三动力登陆成都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