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网欢迎您!

从纸上雄兵到沙场点兵 造车新势力嬗变

2017-12-29 11:08:00 来源:华夏时报
  2017年对于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来说,无疑是有标志性意义。从之前此起彼伏的PPT概念发布会,到此后的跑马圈地建厂融资……互联网汽车在外界看来,似乎一直在讲着皇帝新衣的故事。

  不过,就在此前炒的最热的乐视汽车似要宣告终结时,一批互联网汽车相继发布:电咖EV10、小鹏Beta版轿车、蔚来ES8、威马EX5……从2014年至今被热议了三年多的互联网造车概念,终于在此刻真正落地。梦醒时分,有人成功为自己正名,有人却仍在混沌裸奔。

  抢夺话语权

  去年12月初,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北京试驾了一辆新车,它便是首辆京牌小鹏汽车1.0版,何小鹏是小鹏汽车1.0极客版量产车首位车主。此前,小鹏汽车曾透露,1.0极客版将小规模量产,先逐次交付给公司内部和友好用户,但不会在市场上销售,经过迭代优化后,计划在2018年推出面向大众销售的2.0版。

  在推广量产车的速度上,小鹏汽车并不是互联网车企中走得最快的。去年广州车展期间,电咖汽车品牌旗下第一款车型EV10上市,也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一家真正将产品发布上市的企业。时隔一个月,成立三年的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合作生产的首款纯电动7座SUV——ES8正式上市销售,这款车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交付客户。同月,威马汽车品牌正式发布,并带来了首款量产车EX5,据悉,最终量产版车型在今年4月北京车展期间将正式亮相。

  此外,国能汽车首款车型在天津工厂正式下线;奇点iS6、车和家SEV都已露出真容;拜腾汽车也已首次正式公布该品牌的英文名“BYTON”和中文名“拜腾”,并宣布将在2019年上市首款SUV;清华大学打造的合众汽车首款纯电动SUV车型E-TAKE也已亮相,预计2019年量产并上市。

  按照汽车的生产流程,从2014年开始陆续组建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在2016年都相继出现新的动作,而这些公司也基本会在2018至2019年实现量产。从各家公布的时间节点来看,这些造车新兴品牌将在2018年集中爆发。

  有意思的是,这些互联网车企对于各自首款车型的定位似乎早有商量。蔚来汽车明确表示要从特斯拉口中抢食,ES8起售价在44.8万;威马汽车和奇点汽车对标的是接地气的国内电动车品牌,目前两家量产车的起售价都在20万左右,这也是比亚迪等厂商的定价标准;电咖EV10、云度汽车π1起步价为13万元,主打的类似于传统的中级车市场;而车和家的首款车型据悉在4万元左右,主打入门级市场。由此可见,谁第一个抢跑谁就占据了话语权,虽然互联网汽车尚没有级别划分的明确标准,但仅从其售价看,隐形的类似于传统汽车领域的C级、B级、A级、A0级分层已悄然形成。

  当互联网造车概念最早出现在汽车领域时,经常被大家拿来与传统车企进行比较,而现在,随着蔚来、威马、小鹏等纷纷宣布进入量产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对于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内部比较也逐渐成为焦点。

  标配BAT

  不可否认,成功闯过第一关的这几家车企背后无疑都有一只或几只巨大的推手,BAT作为一股颠覆性的力量正在全面渗透整个行业。蔚来汽车CEO李斌就曾表示:“造车就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所以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元以上的资金准备,否则别想做好。”

  上月中旬,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其A+轮融资已完成,并计划在2018年年初宣布B轮融资。此轮融资后,小鹏汽车股东中增加了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0%,该公司的股东分别为马云和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谢世煌。此次A+轮投资阵容除了阿里巴巴、何小鹏本人追加投资之外,还包括58同城网创始人兼CEO姚劲波、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猎聘网创始人兼CEO戴科彬等互联网个人投资者。“小鹏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创业公司,可以视为阿里在汽车领域整体布局的一部分。”提及投资原因,阿里巴巴方面表示。

  同样,威马汽车近日也获得了由百度领投的一轮新融资,该轮融资由百度资本领投、百度集团等跟投,威马汽车称累计融资总额已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而早在去年11月,有消息称蔚来汽车已完成新一轮超过10亿美元的融资,本轮融资即由腾讯领投。在这之前,蔚来汽车已经经过了四轮融资,共募集造车资金76.82亿人民币,其中腾讯、京东、百度纷纷领投。

  “造车这件事周期长,是个烧钱的无底洞,各家集体晒成绩单是为给新一轮融资做准备,同时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局,也将加速造车新势力的洗牌。” 有业内人士认为。

  实际上已经有企业在这场竞赛中掉队,贾跃亭的“乐视汽车”已沦为他人口中的调侃对象。贾跃亭在2016年11月6日那封内部信里承认,“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我个人对LeEco的资金支持不足”。此后,乐视陷入一系列困局,贾跃亭的造车梦与乐视曾经那个生态系统一起分崩离析了。

  “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新造车企业可能仅有三四家。”爱驰亿维联合创始人兼CEO谷峰认为。“互联网造车企业对资本的依赖较大,量产车上市后若产品不被消费者接受、后续资金难以支撑,部分企业将会‘见光死’。”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

  造车新势力发展到今天,已经褪去了彼时的魔幻色彩,最终谁能真正跑起来相信2018年即将揭晓。

0
生成海报
下载海报
试驾、服务、优惠购
网友评论
推荐阅读